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NEWS INFORMATION

‘koko体育app’水利历史 精致邮票上的水利工程(一)

时间:2022-11-13 23:29 点击次数:
  本文摘要:读 我国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庞大,蕴藏着很是富厚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9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位。进入新世纪,特别是电力体制革新的推进,调动了全社会到场水电开发建设的努力性,我国水电进入加速生长时期。 中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凌驾美国成为世界水电第一大国。跨世纪的世界第一洪流电工程——三峡水电站也将全面竣工。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工具互济”的水资源设置格式将逐步形成。

koko体育

读   我国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庞大,蕴藏着很是富厚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9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位。进入新世纪,特别是电力体制革新的推进,调动了全社会到场水电开发建设的努力性,我国水电进入加速生长时期。

中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凌驾美国成为世界水电第一大国。跨世纪的世界第一洪流电工程——三峡水电站也将全面竣工。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工具互济”的水资源设置格式将逐步形成。 未来中国水电生长,将以科学生长观为指导,创新水电开发模式,统筹生态环保和移民安置,促进水电开发与经济社会协调生长,坚持“流域、梯级、综合、协调”开发,加大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红水河、黄河和怒江等重点流域的开发力度,推动西部水电基地建设,增强“西电东送”能力建设,实现资源优化设置。

中国邮政刊行有关水利、电力建设的邮票,真实反映了中国水电建设的生长变化,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庞大成就。1特5.伟大祖国—建设(第二组) 1952.10.1 为了反映新中国建立后的建设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刊行了这套邮票,这 4 枚邮票图案的中心画面统一设计成拱形,左右双方又经心衬以差别图案的绫绢底纹,使邮票显得华丽堂皇,寓意伟大祖国辉煌光耀美丽的明天。第一图淮河水闸 图案是横跨淮河的润河集分水闸。淮河是中国大河之一。

源出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等省到江苏省入洪泽湖。洪泽湖以下,主流出三河经高邮湖由江都县三江营入长江,另一部门水流经苏北浇灌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全长约 1000 公里,流域面积约 18.7 万平方公里。

旧中国,淮河失修,灾害严重。新中国建立后,对淮河举行了全面治理。

1950 年淮河洪流之后,8月25日起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治淮集会;10月14日,政务院公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议》,指出当年淮河流域因洪水特大,造成严重水灾,豫皖境内受灾面积约达4000多万亩,灾民130万,遵照毛主席根治淮河的指示,决议治理淮河的目标,应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11月6日,治淮委员会在安徽省蚌埠建立,并分设河南、皖北和苏北三省、区治淮指挥部。1951年5月15日,毛主席在授予治淮委员会等单元的锦旗上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 润河集分水闸技术设计方案于1951年1月得以肯定,3月动工兴建,6月底完玉成部2万多立方米混凝土和1500吨金属结构的工程量,并放水运用。润河集分水闸枢纽工程位于安徽省颍上县润河集乡淮河干流上,由拦河坝、拦河闸、进湖闸等水利工程修建物组成。这枚邮票图案就是从下游仰视300米长的拦河闸雄姿;水闸上方是毛主席的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整个画面气势雄伟,生动地体现出了中国水利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2特19 治理黄河 1957.12.30 1957年12月30日,为了宣传治理黄河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刊行一套《治理黄河》特种邮票,全套4枚。孙传哲设计。

镌刻版。高振字、宋广增镌刻。

北京中国近代印刷公司印制。(1)4分 示意图 800万枚 (2)4分 电力 800万枚 (3)8分 航运 1000万枚 (4)8分 浇灌 1000万枚 本套邮票共4枚,划分以橙、蓝、红、绿四色为配景底色。4-1为“黄河综合使用第一期工程示意图”。

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河流上, 从西至东依次有四个圆圈标志:第一个是指刘家峡水库和电站,位于兰州以西四周;第二个是水土保持重点区,在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第三个是三门峡水库和电站,位于山西和河南两省接壤处;第四个为航运,50年月中期黄河上汽船通航只有160公里。示意图接纳了地形图的描绘方式,富有立体感,体现了治理和综合开发使用黄河工程规模之浩荡。4-2为“电力”。

图案为三门峡水电站,双方群山围绕,岩壁陡峭,雄伟壮观的拦河大坝横亘在两山之间,气势磅礴。近景是高耸挺拔、线条有力的高压输电线路;远景为浩淼宽阔的三门峡水库和远处烟霭缭绕的群山。该电站建成后的年发电量将到达2300万千瓦,是中国大型水力发电站之一。

4-3为“航运”。图案体现了治理黄河的远景航运局面。

凭据远景计划,将在黄河干流修成46座拦河坝并安装过船装置,黄河中下游的水量可以根据需要加以调治,从而实现全线通航。500吨的拖船能够从入海口一直航行到兰州。

图案中,一艘壮观的客轮正在黄河水面迎风直驶,象征着治理和开发黄河的优美前景。配景是白云飘飘的天空,地平线较低,烘托出了航船的雄姿。

4-4为“浇灌”。当远景计划实现后,将可以浇灌11600万亩农田。图案从俯瞰的透视角度,描绘了经由治理的宽阔的黄河河流,黄河之水通过引水渠直接浇灌到农田中去。

翠绿的农田由近及远,一望无际。图案很有气势。在4枚邮票的左侧,均以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棉花和麦穗作为装饰。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

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颜喀喇山脉各姿各雅山麓,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北部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万平方公里。黄河水系基本上介于阴山与昆仑山——秦岭两大山系之间,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流向,就像一个庞大的“几”字形。黄河有洮河、湟水、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等支流。

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高原峡谷,水流较清;河口镇和河南孟津之间为中游,穿行黄土高原,含沙量增大,水色浑黄;孟津以下为下游,流入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两岸筑有大堤,成为横跨于地面的“地上河”。  黄河因河水颜色浑黄而得名。战国末期称为“浊河”。西汉初年始称“黄河”,《汉书》有“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的记述,但仍未被普遍接纳。

直至宋代,“黄河”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黄河的年平均流量是1482亿立方米,有纪录的最大流量是1881年在潼关四周测出的,每秒钟达3万立方米。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达37公斤,暴雨时最多凌驾600公斤。孟津四周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之多,占全外洋流河总输沙量的60%。如果这些泥沙用载重4吨的卡车运送,天天装载110万次,也要一年才气运完。

黄河中的泥沙进入下游,由于水流缓慢开始沉积,每年约有4亿吨淤积在河床之中,年平均升高率约10厘米。据纪录,1922年洛阳四周的河床升高达22厘米。

这样年复一年,泥沙不停淤积,致使下游地段有的河床横跨堤外地面10米以上。黄河也是“中国的忧患”,从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至1949年的二千多年间,下游决口1500多次,其中重要改道26次,水灾波及规模北至天津,南达江苏和安徽两省北部,泛滥、淤积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新中国建立后,开始了对黄河的真正治理事情。

1952年10月30日至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妥”的招呼。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第15次集会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计划的陈诉》的决议。综合使用计划包罗远景计划和第一期计划两部门。

今后,中国人民不仅要实现几千年来盼黄河水清的愿望,而且还要使用它,做到水土保持、大面积浇灌、大量发电和利于航运,真正把害河酿成利河。3特26 十三陵水库 1958.10.25 1958年10月25日,为了庆祝十三陵水库胜利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刊行一套《十三陵水库》特种邮票,全套2枚。

刘硕仁、吴建坤设计。(142)4分,修建,400万枚。(143)8分,全景,850万枚。十三陵即中国明代皇室陵寝。

古代,封建天子很体贴死后葬身之地的选择。他们除命朝中一、二品官员去选址外,还吸收深晓地理、风水的人到场。陵地选好后,要上图帖给天子看,再经天子亲临现场审察,最后才气确定。明成祖朱棣很是重视选择陵地。

1403年,他在南京即位后,因深知北京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便于1407年开始征调民夫、工匠百万人修建北京,准备迁都。1408年,皇后徐氏去世,开始派人到北京寻找陵地。1410年,朱棣在江西术士廖均卿等人陪同下,察看了地处北京昌平境内的一块群山环绕的盆地,山间明堂宽大,群山若封若闭,中间水土深厚,再加上术士们的神奇夸张,又将黄土山更名为“天寿山”,朱棣十分满足。于是,下旨圈地80亩,作陵区禁地。

自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修建长陵起,到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修建思陵止,二百多年间,先后共修建了13处明代天子的陵墓,即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统称“十三陵”。  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昌平县温榆河支流东沙河上,因为正处在明十三陵漫衍的周遭之内,故而得名。

这座水库是边设计边施工,到场劳动的是工农商学兵五路40万义务劳动雄师,因此,水库主体工程拦洪大坝能在短短140个昼夜内胜利完工。1958年5月25日下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向导同志,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到场义务劳动。其时,毛泽东同志应水库指挥部宣传到处长张赛英同志的请求,欣然为水库题写了“十三陵水库”五个字。

十三陵水库建成后,不仅可以防止温榆河的洪水,而且可以浇灌25万亩农田;在大坝的西头,建有120千瓦的水电站,使用浇灌用水发电,供应农村照明用电;水库中可以养鱼,计划每年能产鱼250万斤。现在,十三陵水库已经成为首都一个风物优美的游览区。4T68 新安江水电站 1964.12.15 特 68《新安江水电站》邮票,1964年12月15日刊行,一套4枚,由吴建坤设计。

新安江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行施工、自制设备、自行安装的大型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使用效益的水电站。1957年4月动工1960年4月正式并网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66.25万kW,库容178.4亿立方米。水库内有巨细岛屿1000多个,因而被誉为“千岛湖”。

大坝坝型为海内首座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坝顶高程115米,岸坡陡峻,气势雄伟。邮票体现了新安江水电站建设安装历程,以及大坝的画面,局面壮观、气势雄伟;画作联合了中西画法的优点,每幅图都有一个突出的主题,构图完整优美、条理明白、色彩鲜艳;体现了谁人时代自力重生高昂图强、力争上游赶超先进的进取精神,在同类画作的邮票中具有代表性。图一,“大坝施工”。

邮票主图是由起重机、一组高峻的混凝土石柱组成的修建拦河大坝时正在安装压力钢管写实的施工现场,好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画面近景是一座高峻的起重机正在起吊物品,显得格外突出,后面是一排混凝土石柱,其中右侧的一座混凝土石柱上朦胧地挤满了正在施工的工人。配景则为淡墨写意的群山。

图二,“安装”。邮票主图是吊装大型发电机组的局面。图中一排庞大的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发电机组,其中正在安装的发电机转子显得格外大,图中右下角有一位举着小旗子的工人站在高台上小得险些看不见,益显示出发电机转子的庞大。图三,“拦河大坝”。

邮票主图高峻宽阔的拦河大坝横跨两山之间,将江水支解成坝上坝下两部门,溢洪道飞流下泄,在下游深蓝的河水中溅起白雾一片;近处一簇簇苍松青翠欲滴,与白色的宽大的水泥混凝土大坝对比鲜明,与远处浅蓝的湖水和淡绿的群山则遥相呼应,形成一幅意境深远的优美的画面。图四,“送电”。邮票主图高压电线塔高耸入云,远处依次是林立的厂房、种植的田地和层层叠叠的群山,表示新安江水电站的电力将通过高压线源源不停地输往祖国的都会和乡村,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新安江水电站建于1957年4月,是开国后中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其位于杭州建德市新安江镇以西6公里的桐官峡谷中,一江碧水逶迤东去,宛如一个庞大的天然空调,给这座小城带来奇特的小气候,使新安江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1]库区于1957年3月10日开始,至1971年6月,淳安、遂安两县共淹没49个乡镇,1377个自然村,移民累计29.15万人,其中在县内安置的82544人,在省内桐庐、富阳、德清、金华、常山、兰溪等14个县安置的约14万人,安置在江西省64680人,安徽省5630人,其他省市1293人。

5编49—52 红旗渠 1972.12.30 为了广泛宣传河南林县人民革新自然,兴修水利的战天斗地艰辛创业精神,交通部邮政总局刊行了这套邮票。由于水渠的自然景观难以用宣传画形式体现出来,设计者巧妙地运用山水画技法举行创作,设计出了这套红旗渠山水风景邮票。这在“文革”期间,是难能难得的。国家邮政总局于1972年12月30日刊行编号49-52《红旗渠》邮票1套4枚。

该邮票由杨白子、许彦博设计,孙鸿年、高品璋镌刻,北京邮票厂印制,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列子·汤问篇》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是说愚公不怕苦累,不怕讥笑,以顽强的毅力,终于挖掉了挡在门口的两座大山的故事。

毛泽东于1945年6月11日在中共七大的闭幕词中引用了这个故事,用以激励全党,要向愚公那样绝不动摇,团结战斗革命到底,搬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夺取最后的胜利。邮票画面描绘了林县人民正向愚公那样,逢山凿洞,遇水架桥的劳动局面。

【青年洞】位于漳河南岸的悬崖上,是引漳河水入林县所穿过的第一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是林县青年突击队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买通的。邮票画面描绘了该洞的雄姿。

【桃源桥】为红旗渠跨越桃源沟的著名工程,是一座7孔跨径8米的石拱桥,桥长10米,高24米,宽6米。洪水桥下流,渠水桥中过,桥面行人、驶车,一举三用,设计巧妙,是一座乐成的综合使用桥。

邮票画面描绘了大桥耸立,人流和水流不停的局面。【人间天河】天河又名“银河”、“银汉”,即当晴朗无月的夜晚,在天空中看到的那条云状的光带,它实际上是由许多恒星组成的。邮票画面描绘了红旗渠宛如天上的银河,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盘绕伸展。红旗渠是太行山东麓河南省林县(现林州市)的浇灌工程。

1960年动工兴建,1969年7月8日新华社报道,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开始引水,沿漳河南岸绕悬崖,越峡谷,逢山开洞,遇沟架桥,开凿长达70公里的总干渠,渠高4.3米,宽8米,引水量18.3立方米/秒。

从分水岭向下,分凿三条干渠。一干渠沿太行山东麓向南与英雄渠汇合,全长41.5公里。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兴修的浇灌工程。

以前这里一直是“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穷山区,从1960年起,林县人民用简陋的钢钎、铁锤、炸药,像蚂蚁搬山,“愚公”担山一样苦干10年,终于修成了举世闻名的“渠网纵横,清水畅流”的引水工程。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开始,沿漳河南岸,盘山开渠,穿岭跨谷,开凿长达70公里的总干渠,渠高4.3米,宽8.0米,引漳河水25立方米/秒入林县,再加上干渠、支渠等配套工程,长达1525公里。共劈开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221个,总长为54公里;架设渡槽150座,总长为6.5公里;沿渠还修建了中小型水库394座、提灌站250多处、水电站52座。

总投资1.25亿元人民币,投工25611万个,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用这些土石料,可以垒一条高3米、宽2米的城墙,从广州可延伸到哈尔滨;1969年7月基本建成,使全县形成了引、蓄、提相联合的水利网,浇灌面积达60万亩,解决了人畜吃水的难题,提供了农田用电,也磨炼出一支精彩的修建施工队伍,推动了地方工业和旅游业的生长,使林县生长成为“中原第一富县。”6T 95 长江葛州垻水利枢纽工程 1984.6.13 邮票是为了展现我国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弘大场景。本套邮票共3枚,共分三个主题,邮票图案选取了长江三峡壮丽的景观, 3-1为“大江截流” 3-2为“主体工程” 3-3为“2号船闸”。

既反映泛起代化工程的浩荡,又显示了现代化工程给漂亮壮观的三峡风物增添了更为感人的景致。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了河段上,距上游的三峡水电站38公里。

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1971年5月开工兴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月复工,1988年12月全部竣工。

大坝北抵汀北镇镜山,南接江南狮子包。具有发电、航运、池洪、浇灌等综合效益。大坝的兴建,使水库水位增高20多米,向上游回水100多公里,形成一个蓄水庞大的人造湖,同时也有效地改善了三峡航道的险情,使货运量由400万吨左右猛增到5000万吨以上。

为保证建坝后的顺利通航,大坝建有三座大型船闸,其中二号船闸是现在世界上少数巨型船闸之一。为防止泥沙淤积和在特大洪水时池洪,大坝还制作了两座冲沙闸及池洪闸。全长2561米,坝顶高70米,宽30米。

大坝中央有27个泄水闸,每秒可排泄11万立方米的特大洪水。大坝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占长江流域总面积一半以上。

葛洲坝水利枢纽全长2561米,高70米,将长江一分为三,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之一。巨坝共用混凝土1000万立方米,各种金属6.5万吨。如长虹卧波,横断长江。

主要由大江电站、二江电站、1号船闸、2号船闸、3号船闸、泄洪闸、冲沙闸等组成。葛洲坝除了能够泄洪防涝,还能使用长江水力举行发电。如果乘着万吨巨轮过葛洲坝,可以亲眼眼见庞大的汽船可以通过大坝的水位调治,在转眼之间上升几十米的感受。

葛洲坝的泄洪闸放水时有着极其磅礴的气势,迸发的波涛和庞大的水声令人震撼。泄洪闸周围的情况也十分优美。7T 96 引滦入津工程 1984.9.11 “天子津渡,九河归宗”,一语道破天津与水的不解情缘。

千百年来,河东水西、沽上海下的先民们无不“万灶沿河而居”,自然就有了“七十二沽”的雅号。所谓“沽”,是指在水一方的聚落。正是源于水的联动与互通,才使上下游的人们休戚与共、心手相连。

koko体育app

朵朵浪花就是优美的旋律,波光粼粼即是感人的诗篇。因此对天津来讲,水就犹如一条命脉,滋润直沽大地,养育父老乡亲。

  然而上世纪70年月末,由于工农业的迅速生长,以及不合理的过分使用,导致天津这座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和口岸都会泛起用水危机。饮用水更是苦涩不堪难以下咽。其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天津市一大怪,自来水腌咸菜。

”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国务院在1981年批准实施了引滦入津工程。整个工程仅用时一年零四个月,在1983年9月11日,甘甜的滦河水就流入了津门的千家万户,改变了老黎民喝咸水的历史。

  在1984年的国家邮票刊行计划中,原本没有“引滦入津”这个选题。1983年8月3日,其时的邮电部邮票刊行局宣布在原计划外增加刊行“引滦入津工程”特种邮票。并将刊行日期定在1984年9月11日,以纪念该工程顺利竣工一周年。

  说起中国近代邮政的历史,天津占有举足轻重的职位。清末试办邮政业务,从这里起步,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于这里降生。可是,历史上反映天津主题的邮票却是难过一见。1945年8月15日,伪华北邮政总局为庆祝建立七周年,刊行过一套纪念邮票,其中一枚选用海河上的万国桥(现名解放桥)作为图案。

这是津沽风貌第一次被搬上“国家手刺”。其后,虽然偶然也能在众多邮海中寻觅到天津题材,但实属凤毛麟角。直到1984年“引滦入津工程”的刊行,才让天津有了第一套完整取材于自己都会的邮票。  该邮票三枚一套,编号T 97。

其中第一枚寓意“甜水入津”,面值八分。其以三岔河口引滦入津纪念碑的母子雕塑为主景,配景为淡蓝色,选用解放桥与百货大楼来代表津城。同时,协调的冷色调也渲染了气氛,好像甘洌清澈的水将天津人民与滦河牢牢连在一起。第二枚取名“分水枢纽”,面值十分。

图案为大黑汀水库分水枢纽,标志着该项工程的起点。第三枚名为“凿洞引滦”,面值二十分。画面以战士雕像为主体,以输水涵洞为配景,告诉人们这甘甜的滦河水来自无畏的解放军之手。  如今,千里之外的滦河清泉引入天津已三十个春秋。

岁月有时似乎能让一切都归于平淡。近些年来,有关引滦工程河流污染、水质堪忧的报道屡见不鲜。当我们以为每一滴水都来得理所应当之时,这三枚方寸之间的小小邮票,提醒着我们要“节约用水、珍惜水源”。

在天津海河的三岔河口上,耸立着一座24米高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碑上刻着位年轻的母亲,一手怀抱婴儿,一手承接甘露。它象征着水与人民幸福的关系,包罗着天津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感谢之情。

生命离不开水,生活离不开水。可是,由于六十年月以来华北地域一连干旱,天津都会用水急剧缩减。

全市日用水量由180万立方米降到70万立方米。1981年,天津泛起水荒,一部门工厂被迫停产、半停产,农业浇灌停止用水,住民不得不淘汰用水。

为彻底解决天津都会用水问题,198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议兴建引滦入津工程,1982年5月,引滦入津工程全线开工。经由一年零四个月的艰辛奋战,1983年9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正式通水,滔滔滦河水流向天津的千家万户,天津人民饱受缺水、咸水之苦的历史一去不复反了! 引滦入津工程是八十年月中国人民在华北大地上谱写的一首英雄乐章。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才智和雄伟气魄。

工程全长234公里,共有215各工程项目。其中主要工程有:开凿一条长12.39公里 的引水隧洞;整治108公里长的黎河和州河;开挖70多公里的输水灌道;修建泵站、闸涵、尔王庄水库和自来水厂等。全工程仅开凿的岩石就有140万立方米,可以沿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的海岸线,修筑一道高一米,宽40厘米的防潮强。

引滦入津工程的建成,其发生的效益是庞大的。第一,解决了多年来引用咸水、多氟水的问题,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康健。第二,天津用水紧张的局势获得缓和,可以充实发挥工业基地的作用。第三,制止了第三次引黄济津,可节约引水用度2亿元以上。

第四,在雨季可以腾出海河排放雨水,制止市区积水,这样自来水厂的水源就不会受污染。第五,可用滦河水取代部门地下水控制地面沉降。第六,由于海河上游有了滦河水,在下游建拦河闸后,闸下沿岸可修建码头,生长航运,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为建设此工程,有21位同志庆幸献身。人民解放军负担了最艰险的开凿隧洞任务,顽强拼搏,立下奇功。

中央向导同志多次亲临工地视察。全国23个省市给予了鼎力大举支持,167个单元到场会战,10万人到场义务劳动。引滦入津工程是一首团结协作的共产主义凯歌! 1983年邮电部为了纪念引滦入津工程乐成试水,刊行了一套引滦入津工程纪念邮票。

小小的票幅是有限的,而其中蕴含着天津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深情是无限的。邮票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反映,引滦入津工程邮票的刊行,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气力。它将飞向千家万户,把引滦精神传扬到祖国每一寸土地,激励宽大人民去缔造新的人间奇迹。8T 1 3 9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二组青海龙羊峡水电站 T139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二组)本套邮票是国家邮政部为了纪念我国社会主义新成就刊行的特种邮票。

进入80年月后,中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许多大型工程先后峻工。  第三枚为“青海龙羊峡水电站”,龙羊峡位于海南州共和县的黄河上游地域的茶纳山麓。

是黄河流经青海大草原后,进入黄河峡谷区的第一峡口,地形奇特。青海龙羊峡水电站位于黄河龙羊峡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有龙头电站之称。龙羊峡水电站距黄河起源地1684千米,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千米,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

龙羊峡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德县之间的黄河干流上,长约37千米,宽不足 100米。黄河自西向东穿行于峡谷中,两岸峭壁陡立,重峦叠嶂,河流狭窄,水流湍急,最窄处仅有30米左右,两岸相对高度约200米~300米,最高可达 800米。   两岸山壁陡峭,如刀砍斧劈,周围乱石横布,犬牙交织,危石峥嵘。

龙羊峡大坝高178米,现在为亚洲第一高坝。坝底宽80米,拱顶宽23.5米,全长1227米(挡水长度),水库周长108公里,面积383平方公里,库容量247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单机容量32万千瓦(现在为中国之最),年发电量60亿千瓦时。

龙羊峡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浇灌、防汛、渔业、旅游等综合功效的大型水利枢纽。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第一梯级水电站,故有“龙头电站”之称。从龙羊峡至青铜峡900公里的黄河上,落差达1324米,可修建13座梯级电站。

龙羊峡大坝这个钢筋水泥铸就的庞然大物将黄河拦腰截断,黄河以500立方米/秒的速度从坝内飞跃而出,声如巨雷,大地震抖,瀑布腾空,水雾弥漫,真可谓惊心动魄。峡谷绝险,滔声雷动,大坝巍峨,碧波平湖,组成了一幅奇妙的大自然画卷,也充实展示了人类的伟大。1987年9月29日,龙羊峡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龙羊峡水电站最大坝高178米,为海内和亚洲第一大坝。

坝底宽80米,坝顶宽15米,主坝长396米,左右两岸均高附坝,大坝全长1140米。它不仅可以将黄河上游13万平方公里的年流量全部拦住,而将在这里形成一座面积为380平方公里、总库密量为240亿立方米的中国最大的人工水库。

泉源:网络。


本文关键词:koko体育app下载,‘,koko,体育,app,’,水利,历史,精致,邮票,上,的

本文来源:koko体育-www.hojoplaza-lingang.com

Copyright © 2001-2021 www.hojoplaza-lingang.com. koko体育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54461611号-1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085-922333877

扫一扫,关注我们